德不孤必有鄰出自哪?
德不孤必有鄰出自《論語》,弟子問孔子:人皆有兄弟,我獨無??鬃踊卮鸬?德不孤,必有鄰。
所謂“德”,這里指的是有道德的人,“不孤”,就是不會感到孤單;就是說,有道德的人是不會感到孤單的。為什么呢?孔子說,這是因為“必有鄰”。
從字面上來理解,“鄰”就是“鄰居”。俗話說“遠親不如近鄰”,親近和諧的鄰里關系,是幸福生活的一個重要條件,從這個角度來說,“鄰”就可以引申成為關系和諧親近的人,所以“德不孤,必有鄰”的意思就是說,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單的,一定會有志同道合的人來和他相伴。
子曰德不孤必有鄰啟示是什么?
“德不孤,必有鄰”告訴我們的道理是:有道德的人不會孤單,一定會有志同道合者相伴。
有道德的人是不會孤立的,一定會有思想一致的人與他相從為友鄰。
一個人要行仁,意味著他要走上一條自強、自主、不斷超越自我的道路;也需要經歷孤獨關、自律關、忍辱關、無我關的重重考驗。